今日宝成聚汇将介为大家绍钢衬塑反应釜的内容。钢衬塑反应釜的制造工艺需围绕材料选择、结构加工、衬里成型及质量检测四大核心环节展开,其关键点如下:
一、材料选择与适配性
钢衬塑反应釜的外壳需选用高强度钢材(如Q235碳钢或316L不锈钢),确保能承受高压和高温环境;内衬材料则采用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或聚四氟乙烯(PTFE)等高分子防腐材料,需根据介质特性(如酸碱度、温度)选择。例如,耐盐酸环境需选用PE衬里,而强氧化性介质则需PTFE衬里。材料需符合国家卫生标准(如食品级PE),避免介质污染。
二、外壳结构加工与密封性
外壳加工需通过精细切割、焊接和成型工艺确保结构强度与密封性。焊接后需进行100%无损检测(如磁粉或渗透检测),符合《承压设备无损检测》标准中I级要求。接口法兰和安装底盖需与机架凸缘及轴封凸缘同轴,公差按GB/T1184的8级精度控制,避免搅拌轴偏心导致的振动或泄漏。
三、衬里成型与固定技术
衬里成型是核心工艺,需采用整体滚塑或热熔连接技术实现无接缝覆盖。例如,无锡新龙科技通过特殊滚塑工艺将聚乙烯一次成型于钢罐体内表面,使钢、网(龟甲)、塑紧密复合,形成抗冲击、耐高低温的复合结构。衬里固定需通过机械卡扣或化学粘合确保与外壳贴合,避免搅拌过程中脱落。对于复杂结构(如搅拌桨根部),需采用局部加强衬里或可拆卸式衬里设计。
四、质量检测与验收标准
制造完成后需进行多维度检测:
强度测试:通过水压试验验证耐压性,压力需达设计值的1.5倍;
密封性测试:采用氦气检漏或肥皂水涂覆法检测焊缝和接口;
耐腐蚀性测试:模拟介质环境进行加速腐蚀试验,确保衬里寿命达10年以上。
此外,需检查内壁粗糙度(Ra≤0.8μm),避免介质残留;验收时需确认附件(如搅拌器、温度传感器)安装符合设计要求。